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近日,记者深入部分省份,探寻各地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海域上,村民许梅贞正带着蒲㊣先生和其他游客在自家海蛎养殖渔排上体验海钓乐趣。
“这里面朝大海,环境优美,游玩项目丰富,很值!”蒲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很喜欢海钓,前不久入住了✅许梅贞经营的民宿。许梅贞带✅着住客们体验赶海、海钓、割海蛎、制作渔网等项目,感受海上渔耕生活。
下西坑村依山傍㊣海,风景宜人。“暑假基本满房,现在客流量也不错。”自从2019年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开办民宿,近两年,许梅贞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咱们村的海域宽广,海水清澈,环境优美,谁能不喜欢?”许梅贞说。
其实,前些年下西坑村的海域也有过养殖污染问㊣题。“当时海水浑浊,近岸飘散的海腥味很重。”前楼镇副镇㊣㊣长㊣沈浩超说。
海域干净清澈才能吸引游客前㊣来。2020年起,下西坑村将沿岸养殖区向外清出800米,并对海域内的养殖区域进行有序规划,降低养殖密度。同时,推动㊣村民们将泡沫浮球换成塑胶浮球,减少海漂垃圾的产生。
海域整㊣✅治好了,日常㊣养㊣护㊣怎么办?“龙须✅菜养殖不需要饵料,还能固定二氧化碳,下西坑村每年龙须菜产量有10多万吨,村民们不仅能卖菜,还能卖碳呢!”沈浩超介绍,下西坑村聘任专业团队对辖区海域内的年度碳汇能力进行测算评估,可实现碳㊣交易价值94.6万元,2023年就卖出了42万元“蓝碳”碳汇。“村里将㊣碳汇所得的部分资金用于海漂垃圾打捞工作,维护海域生态环境。”沈浩超说。
在村镇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海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海水更加清澈。每年6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许梅贞忙民宿生意,10月到来年5月的养殖季节,许梅贞就做好养殖的活计。“以前只干㊣养✅殖能挣半年的钱,现在全年都有活干、有收入。”许梅㊣贞笑着说。
和许梅贞一样,村民许炎峰在养殖之余,办起了海上休闲体验渔排。“游客可以体验快艇、夜钓、收蟹✅笼等10余种项目,在渔排里钓鱼,现钓现吃,大家都挺喜欢。”许炎峰说。
沈浩超介绍,为进一步完善海域联合整治,前楼镇将以下西坑村为中心村,联合周边的顶上村、叶厝村,成立“农渔旅共富”联村党委,开展跨村联建工作。按照片区化整治思路,进一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同时,各联建村以资金、资产、资源入股,依托海域生态资源,探索渔旅融合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走进乌龙泉街道灵山村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漫山遍野绿意盎然。一泓碧蓝的湖水镶嵌在山坳里,银色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不少游人来此赏㊣景、露营,尽享大自然的山水之美。
58岁的灵山村村民黄三✅妹,正和10多名乡亲给花苗除✅草、浇水。“10月份,这里变成花的海洋,景区更㊣美啦。”黄三妹笑着说,她在景区务㊣㊣工,一年增收2万多元,“眼看着游客一天天多起来,生活也越来越✅好。”
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遍地乱石的废弃矿山。“我1987年嫁到村里,当时这里有大大小㊣小的采石场㊣20多家,村里大部分人都在采石场打工。”黄三妹回忆。数十年的开采,导致山体伤痕累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靠山吃山、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2014年,灵山周边所有采石✅场全部关停。2019年11月,灵山矿区作为武汉市首例复垦利用先行试点开工建设。
如何让光秃秃的石质陡坡复绿?“我们㊣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合作,采用山体锚固、主动防护等技术,解决山体除危等棘手问题。”武汉市江夏矿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张纯洁介绍,同时,采取挂网喷播工✅艺,将含有腐殖质、水、有机物、植物种子等成分的类㊣壤土喷撒在破损的石头山体上,实现生物防护,让植物自然生长。
地面上大大小小的采坑如何处理?项目实施单位对矿渣、废料全部进行清理,运进优质改良客土进行回填,复垦新增耕㊣地、林地。在此基础上,完成客土重✅构、土地平整、路网分布、灌溉供排等工程。
灵山矿区生态修复启动时,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划同步提上日程。“在矿山修复和复绿的过程中,村民们积极参与。”灵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熊光得说,他们在园区复垦农用地种上了七彩油菜、波斯菊等,林地上种了红枫抄网网兜、乌桕等彩叶树种,打造了落差✅50米的瀑布和月季花七彩花瀑,原先巨大的矿坑引进山泉水,变成一个漂亮的人工湖。
去年4月,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正式开门迎客。昔日的采矿废弃地,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开园一年多来,共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灵山矿区经过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到2.58亿元。灵山植被覆盖率从2013年的51.8%增长到2023年的63.4%,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调查人员在灵山记录各类物种640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景区的发展,带动了灵山村等周边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景区带动50余名村民从事花卉种植与✅管养等工作。建成8家农家特色餐馆,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张纯洁✅介绍,经估算,景区可带动灵山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以上,村民收入也✅大幅增长。
目前,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精品民宿、风味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园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功能性配套设施,努力给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草原,湛蓝的天空下,牛羊散于草原,巨大风车缓缓转动,游人们乐享高山草甸草原的壮阔美丽。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平均海拔2100米,是世界三大高山草甸草原之一,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辉腾锡勒园区黄花嘎查,牧民韩巴特尔正在自㊣家的牧家乐里忙活,将手把肉、烤全羊、奶茶等美食一一端上桌,等待客人品尝。“现在,来咱们草原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收入也跟着越来越高。”韩巴特尔㊣说。
早些年,辉腾锡勒草原曾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出现退化,牧民生计都难以维持。“那时候,家家户户养㊣不㊣少羊,羊越养㊣越多,草越吃越差,草场不断退化,羊长不㊣了膘,更卖不上✅价。”韩巴特尔回忆。
为保护草原,察哈尔右翼中旗在辉腾锡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实施全面禁牧,在牧区实施草畜平衡、季节性休牧与轮牧。“没有㊣这片草原,就没有我们的未来。”韩巴特✅尔说。
经过多年的保护与休养,辉腾锡勒草原重新焕发了光彩。“现在㊣嘎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经常能看到狐狸、野兔等动物,来旅✅游的游客㊣也多了。”韩巴特尔说。
自2006年开设牧家乐以来,韩巴特尔已有7座餐饮蒙古包,19座住宿蒙古包。今年,韩巴特尔已接待4000余名✅游客,收入十几万元。“接下来,我还要在餐饮、住宿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继续改善,让游客更加舒适地体验草原生活。”韩巴㊣特尔说。
近年来,察哈尔右翼中旗依托辉腾锡勒草原,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园区已建成大型旅游接待中心10处,民俗村4个,农牧家乐旅游接待点98户。随着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辉腾锡勒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贾德成表示。
黄花嘎查的牧民刘交运每到旅游季,就把自家的5匹马拉到草原上供游客骑乘。“平均一天收入400元,一年下来有6万元,不仅供两个女儿上了大学,还有不少存款呢。”刘交运说。
“近年来,我们加强㊣天✅然林管护,开展人工林种植,通过严格禁牧、科学休牧和合㊣理轮牧等措施,累计㊣完成草原生态修复面积超过10.95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达12.25%,绿化覆盖率36.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5%。”察哈尔右翼中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塔拉表示。
如今,生态旅游㊣已成为察哈尔右翼中㊣旗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精准适度开发特色旅游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抄网杆一般多长合适,将草原生态“高颜值”转换㊣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高产值”。据统计,今年以来,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接待游客数量高达29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